首页

湘香女王最新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2:39:59 作者:确诊即晚期!演员朱媛媛因卵巢癌离世,这种疾病早期为何难发现 浏览量:50231

  液冷超充、语音控车等技术亮相北京车展

  创新科技“上车” 美好出行“加速”

  【科技助力新消费】

  ◎本报记者 都 芃

  编者按 2024(第十八届)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4月25日至5月4日在北京举行。本届车展以“新时代·新汽车”为主题,集中展示了最新汽车芯片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、车载AI智能系统等。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车展现场,带您领略这场汽车界“饕餮盛宴”。

  智能辅助驾驶、液冷超充、语音控车……在2024(第十八届)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,各种汽车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近年来,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,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,新技术、新功能不断涌现。汽车告别单一交通出行工具属性,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。

  智能辅助下驾驶更轻松

  要说本届车展上的“热词”,智能辅助驾驶一定名列前茅。

  近年来,伴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,智能辅助驾驶逐渐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功能。

  业界通常将智能辅助驾驶称为NOA(Navigate on Autopilot)。针对不同行驶场景,它可被细分为城市NOA、高速NOA等,其中消费者使用最频繁的是城市NOA。开启城市NOA后,驾驶员只需设定好目的地,车辆就可自动变换车道、超车,大大减轻了驾驶员负担。

  在本届车展上,相关品牌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配备有NOA功能的车辆一般会在车身安装多种传感器,如激光雷达、超声波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环境感知摄像头等。它们可实时监测车辆周围路况,采集多种数据,获取实时车速、前车距离等信息。这些数据会被发送至车辆数据处理单元和决策单元,经过处理后,辅助实时规划行驶路径,帮助驾驶员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,提高行车便利性和安全性。

  如今,城市NOA功能不断优化。部分车型上的城市NOA还能进行自动泊车、智能跟车,以更好适应城市道路环境和交通状况。

  不过,由于城市路况复杂,非机动车、行人都可能出现在机动车道上。此外,车辆加塞、大型车辆变道等情况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。这些都给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带来不小的挑战。因此,驾驶员在使用该功能时应保持足够警惕,及时接管车辆,确保行驶安全。

  大模型打造车内智慧空间

  AI大模型从去年火到今年,是本届车展焦点之一。随着车企愈加注重打造车内智慧空间,大模型“上车”成为当下汽车业发展趋势。

  在本届车展,有参观者试乘了一辆发布不久、加装AI大模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。上车后,她一口气对智能车机发出了“降低车窗”“打开空调”“左侧后视镜向里一点”等指令。话音刚落,智能车机便“指挥”车辆快速响应,完成相关指令。该车型支持五音区语音交互,乘客即使坐在后排中间位置,指令也能被精准接收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通过连接手机等智能设备,该车型用户可在家中进行语音远程备车。相关品牌负责人介绍,到了冬天,用户可在家中用手机一句话开启车内空调、给座椅加热。用户不仅能远程控制车辆,还可在车中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设备,如用户在车内可随时调用家中摄像头。通过设置地理围栏,当汽车接近小区时,智能家居中的“回家”场景自动激活,灯光、窗帘、空调便会作出响应。

  AI大模型“上车”给驾驶带来了更多便利和趣味。在同样搭载AI大模型的另一车型上,驾驶员可直接与智能车机对话,询问与目的地的距离、沿途交通拥堵情况、目的地附近“高赞”餐厅等,仿佛一位智能管家坐在车上一般。

  “以前进行语音识别,需要将数据上传云端解析,再回传到车端。现在语音识别是离线的,反应快,哪怕没网也不影响。”相关品牌负责人介绍,这得益于AI大模型在云端和车端协同工作。云端AI大模型参数规模大、算力强,可完成大量数据标注、数据融合任务,降低运算成本和错误率。车端AI大模型参数量较小,不联网也有算力,节省车端计算推理时间。即使云端与车端通信有时延,也能确保行驶安全。

  新设计让上车如同回家一般

  除了在智能化上下功夫,舒适也是当下许多车型的主打卖点之一。让乘客上车就像回家,是许多车企希望能带给消费者的体验。

  例如,车内空间相对狭小,想让它显得更宽敞明亮,许多车型在设计时往往会采用大面积玻璃天幕。与此同时,为解决玻璃防晒隔热难题,车企采取了多种手段。

  在本届车展上,针对夏天玻璃升温快问题,部分车型采用了镀银玻璃。镀银玻璃是指玻璃表面十余层膜中,有2层或3层含银化合物。镀银玻璃会反射大多数紫外线、红外线,只让部分可见光照射到车内,最多可使车内温度降低10摄氏度。

  除了镀银玻璃,还有一种玻璃可更智能地隔绝紫外线、红外线,它就是智能调光玻璃。它主要分为雾化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两种,可借助电能改变玻璃颜色或透明度,实现防晒隔热。

  在本届车展,记者还看到,许多此前豪华车型才配备的座椅按摩功能,如今已经十分普及,被广泛应用在多款中端车型中,大幅提升驾驶舒适性。

  座椅按摩功能是通过座椅内气动装置,为乘坐者按摩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振荡器控制座椅内多个气压腔,使座椅面随压力变化运动。

  与之相似的还有座椅通风功能。夏季乘员身体与座椅亲密接触后,接触部分由于空气不流通,汗液不易排出,影响乘车舒适度。座椅通风功能借助座椅中独立通风循环系统,源源不断将新鲜空气从座椅坐垫与靠背上的小孔吹出,防止乘员身体与座椅接触部位积汗。

  液冷超充缓解补能焦虑

  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效率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在本届车展上,多家汽车、电池、充电设备厂商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能“痛点”,发布了多个高效补能方案,努力打消消费者顾虑。

  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是如今许多新能源车型选择的快充方案。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,要提升充电功率,方法无非两种,要么提升电流,要么提高电压。相关厂商通常双管齐下,二者同步提升。不过,增加电流会让快充系统大幅升温,增加车辆热失控风险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车型搭载的是400伏特充电平台,若想实现400千瓦充电功率,电流就要增至1000安,传输时会产生大量热能。如果散热系统没有跟上,就可能会导致热失控。因此,电流必须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此时要提升充电功率,增大电压成唯一选择。目前,搭载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的车辆,最高充电功率可达400千瓦,半小时内可充至少80%电量,大大提高补能效率。

  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超高的补能效率离不开充电桩的配合。为适配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,各厂商拿出了不同的充电桩方案。

  在本届车展某品牌展台上,记者看到,除了展示自家最新车型,企业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全液冷超级充电桩。液冷超充是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一个液体循环通道,通道内加入用于散热的冷却液,通过推动冷却液循环,不断把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出,以实现更大充电功率。采用这一设计的充电桩,充电枪更轻、导线更细,消费者可轻松拿起,提升了充电体验。

  相关厂商负责人介绍,目前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,最大电流600安,适配电压在200伏特至1000伏特范围内的所有充电平台,最快仅用15分钟至20分钟便可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。(科技日报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外媒:目击者称黎巴嫩南部至少遭受两次空袭

台州3月20日电(傅飞扬 郑灵芝)3月20日,浙江台州温岭市晴空万里。在该市中心陵园,工作人员郑重地将程春林的名字镌刻在遗体捐献纪念碑上。同在纪念碑上的,还有程春林的老伴诸葛秀凤,二人是台州市首对夫妻遗体捐献者。今后,他们将在此永远相伴。

珠江委发布流域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落实情况

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主任张海峰介绍,根据《合作计划》,中国与岛屿国家将联合制定“海岛管理工具包”,打造小而美的“海洋空间规划+蓝色经济示范项目”,建立“蓝色数据伙伴关系”,实施“蓝色市民倡议”,共同建设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分中心。

3月22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比昨日上升0.5%

据悉,本次壁球联赛为期两天,分为成年组、U19组、U17组、U15组、U13组、U11组和U9组,设置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项目,共有粤港澳100多名成年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壁球选手参赛,其中香港、澳门选手占一半以上。

【我是Z世代】诗词达人以“诗”为镜:我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

透过这3.8%,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。在广西柳州,一碗螺蛳粉“嗦”出一个大产业,从原材料种养殖,到食品制作加工,再到产品流通销售,螺蛳粉产业带动66万亩原材料基地,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,去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669.9亿元。赣南脐橙、延安苹果、横州茉莉花、文登西洋参……一个个土特产,延展出一条条产业链,支撑起一个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,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.6万亿元,辐射带动2000多万户农民。

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广泛 “聪明车”驶向更多城市

摆脱“矿竭乡镇衰”困境的龙潭镇将锚定发展壮大蝴蝶兰这一富民、美丽、绿色产业,全力打造全国闻名的“蝴蝶兰小镇”。吴才开说,将继续加大蝴蝶兰产业扶持力度,引进更多企业不断丰富业态,将矿区乡镇打造成“园区乡镇”,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,实现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